推广 热搜:

【家校共育】给父母的30条建议,了解了,孩子成长无忧!

   日期:2025-05-23     来源:www.gfklj.com    浏览:425    
文章简介:01 教育要培育人的精神长相。父母和教师的使命就是让孩子逐步对我们的精神长相负责任,去掉可能沾染的各种污秽,培育人身上的精神“种子”,叫人可以呼吸高山之气,叫人可以扬眉吐气。

【家校共育】给父母的30条建议,了解了,孩子成长无忧!

01

教育要培育人的精神长相。父母和教师的使命就是让孩子逐步对我们的精神长相负责任,去掉可能沾染的各种污秽,培育人身上的精神“种子”,叫人可以呼吸高山之气,叫人可以扬眉吐气。

02

叫你的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有教养从守时、排队、在公共场所不大声说话、不随便发怒开始。

03

富裕可能是另一种教育资源。但需要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假如没更高级的教育技艺,富裕反而或许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灾难。

04

常常和孩子一块做三件事:一是和孩子一块进餐;二是邀请孩子一块整理玩具或衣物,偶尔邀请孩子帮忙解决工作中的困难;三是给孩子讲故事并邀请孩子自己讲故事。

05

爸爸妈妈给孩子讲道理是必要的,但给13岁前后的孩子讲道理时,应该注意自己讲话的姿态,姿态比道理更要紧。不然,孩子会厌恶、反抗。孩子会说:你讲的话都是对的,但你讲话的那个样子非常让人讨厌。

06

假如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在学校就或许会过得比较辛苦,孩子非常或许会成为学校的“问题儿童”。

07

不要以为孩子1到6岁只不过长身体的年龄。假如爸爸妈妈在这个阶段常常缺席,那样,这个孩子在小学非常可能成为班级中的沉默者,或是成为任性妄为的捣乱者。

08

夫妻关系影响孩子的性格特点。一个父亲假如不尊重老婆,那样,他的儿子就可能掌握了在学校不尊重他的女同学。一个母亲假如不尊重老公,那样,她的女儿可能就掌握了在学校瞧不起她的男同学。

09

不要做有常识没文化的父母。有的人有高学历,但不见得有文化。假如父母不会生活,不了解善待别人,甚至不会善待我们的孩子,无论他拥有多高的学术水平,他也是没文化的人。

10

应该去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但也需要警惕那些学习成绩排名前列的孩子。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好,性格也好,但也有孩子学习成绩非常不错,性格却有缺点。

11

爸爸妈妈需要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不过,也不要由于教育孩子而彻底舍弃了我们的休闲生活。“没责任感伤害其他人,太有责任感伤害自己。”

12

身体的活力可以带来精神的活力。身体好的人,生活也更阳光。

13

做人要厚道。假如你的孩子比较厚道,请勿嘲笑他“老实”“认死理”。喜欢占小实惠的人,总是吃大亏。想吃小亏的人,以后或许会“占”大实惠,由于他让人喜欢。

14

假如你的孩子在13岁的时候喜欢弗罗斯特的诗句:“两条路在树林里分岔,我选择走人少的那一条。”这非常正常,不要担忧。可能他将来,会选择人走得多的那一条。

【家校共育】给父母的30条建议,了解了,孩子成长无忧!

15

在孩子3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一个“放纵型”爸爸妈妈。在孩子9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一个“权威型”爸爸妈妈。在孩子13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个“民主型”爸爸妈妈。有效的教育是先严后松,无效的教育是先松后严。

16

心底秘密是人成长、成熟的标志。假如孩子有心事,他不想对你说,那样,不要逼迫孩子把他的秘密讲出。

17

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原因总是不是学校,而是家庭。

18

不是“三十而立”,而是“三岁而立”。孩子三岁前后,就需要拥有自力更生的勇气和习惯。但凡自己可以做的,需要自己做,但凡自己应该做的,当尽力去做。

19

表现优秀的孩子,总是有位有计划而且动作利落的母亲,还有一位认真、有条理、懂礼貌的爸爸。

20

爸爸妈妈容易把孩子作为世界的中心,但不要忘了爸爸妈妈也要过独立的生活。假如爸爸妈妈完全围绕孩子转而没了我们的生活主题,常常会以爱的名义干扰孩子的成长。有时侯,并非孩子不能离开爸爸妈妈,而是爸爸妈妈不能离开孩子。

21

给孩子讲故事并邀请孩子自己讲故事,让孩子从听故事开始打造阅读和写作习惯,让孩子尽快掌握独立阅读,尽快培养终身阅读的习惯。从来不给孩子讲故事的爸爸妈妈,可能是不太负责任的。

22

假如不是特别困难,爸爸妈妈最好天天赶回家和孩子一块进餐。家庭的一同价值观,就在全家人围着一张桌子吃饭的过程中打造起来。

23

孩子的成长需要同伴,让孩子有我们的朋友,但不要有太复杂的伙伴。在孩子没独立的判断力之前,警惕孩子沾染同伴的不好的习惯。

24

《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汇:守望。教育不是管,更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汇叫“守望”。

25

让孩子成为既有激情又有理智的人。没激情,任何伟业都不可能善始,没理智,任何壮举都不可以善终。

26

假如孩子一哭闹爸爸妈妈就快点抱起孩子,那样,孩子就会借助爸爸妈妈的这个特征常常纠缠爸爸妈妈,提出更多的需要。所以,孩子哭闹,别着急把孩子抱起来,爸爸妈妈最好让自己有事情做,让孩子看着自己动作麻利地做事。

27

贫穷是要紧的教育资源,但并不是越贫穷越有益于孩子的成长。做爸爸妈妈的,需要为孩子提供基本的文化资料,不让孩子陷入人穷志短的自卑深渊。

28

孩子的成长有三个重点期:第一个在3岁前后,第二个在9岁前后,第三个在13岁前后。假如错过了成长的重点期,或许会追悔莫及。

29

有修养的爸爸妈妈会说:“我不认可你的看法,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他们从孩子生的那天就开始跟孩子讲道理,耐心征求孩子的建议。不要指望打骂孩子就能让孩子掌握服从。杀鸡给猴看的结果是:猴子也掌握了杀鸡。

30

需要叫你的孩子掌握与别人交往并愉快地同意其他小伙伴。假如爸爸妈妈对我们的邻居不满,对孩子的小伙伴也十分挑剔,或者不让我们的孩子和他们交朋友,让孩子感觉仿佛自己跟其他人非常不同,那样,这类孩子长大将来就非常难与其他人自然地相处。

爸爸妈妈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从那个小生命呱呱坠地的瞬间,就意味着大家背负了“养”和“育”的双重责任。给孩子的教育没“最好的”,只有“比较合适的”,在教育孩子的路上,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人。

 
打赏
 
更多>热门阅读

推荐图文
今日推荐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