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费、书费、生活费以外,现在海南不少大学生又有了一笔新的花销——恋爱经费,很多父母为了防止我们的孩子成为“剩男剩女”,无怨无悔为儿女恋爱“埋单”。
海南师范大学大二学生谭燕告诉记者,不久前爸爸妈妈给了她两份成本,一份生活费,一份是“恋爱经费”,让她在大学期间,找到“另一半”。
“暑假回家时,我无意中向父母透露和班里一个男同学关系较好,没想到他们这次便为我筹备了恋爱费。”谭燕说,目前大学里不少同学都有“恋爱经费”。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张硕说: “我妈为了不让我加入‘剩男剩女’大军,让我寒假如何都得带个女友回去。”这次开学回学校,得知张硕有了心仪的女孩,爸爸妈妈特意汇来500元作为恋爱“启动资金”,还叮嘱张硕“放心花费”。
海南大学的宋楠说,大学生谈恋爱目前愈加常见了,校园里的情侣随处可见。但谈朋友需要吃饭、逛街、看电影,这类额外开销更不是小数目,“生活费里挤,困难”。
“我以前每月的生活费大概是400-500元,但交女友后有时一个月能花1000多元。”宋楠说:“女朋友跟我同校,大家平常还算节省,主要开销都在改变伙食、逛街买衣服、节日送礼物物上。”
而对于异地恋的李博来讲,通讯费、车费却成了主要开支之一。海南大学大三学生李博说:“女友在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我们两个平常主如果通过打电话联络感情,每月电话费都要100多元。每次假期就去三亚看她,来回路费200元左右,去食肆吃饭200多元,加上住宿费、逛街成本,算下来一个学期得2000元左右。”
“目前我会去做兼职或去做家教自己赚钱,不会要家的‘补贴’了,家供大家念书已经好不容易了,假如连谈对象也要让家出钱,那大家就太不懂事了。”李博说。
“大学里谈恋爱,感情比较纯,对孩子来讲也是个好机会。大家支持孩子恋爱,大学阶段他们可以成熟地安排我们的生活了。”海口的孙先生说,父母对孩子的恋爱预投资,只为缓解孩子的社会重压。
海南师范大学杨老师说,大学生作为消费群体,没独立的经济能力,恋爱上的开销只能依靠爸爸妈妈。父母爱犊心切,适合地给一笔“恋爱经费”是可以理解的。但父母更应积极引导孩子的消费观,培养其独立的能力。大学生要以学习为主,目前正是生活最好的拼搏时段,不要由于谈恋爱而影响了我们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