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小学五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题
(满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
1、积累与运用(18分)
1、圈出成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横线上写上正确的字。(4分)
崇山竣岭____________________ 奋不考虑生____________________ 目不遐接____________________ 无微不致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课文内容填空。(9分)
(1)余尝谓:念书有三到,谓__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__到。句中“尝”的讲解:①过去;②尝试;应选( )。“谓”的讲解:①称谓;②说;应选( )
(2)一个骄傲的人,结果一直在骄傲里____________________了自己。——莎士比亚
(3)……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____________________,传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到____________________,使全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3、默写古诗。(5分)
八阵图
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大象的乡愁(18分)
①大象伏兰特来自印度,是一家马戏团的明星演员。它既温和又敬业,但辗转各地多年后,有一天它却 wú yuan wú gù“发疯”了,给马戏团和观众带来不小的wēi xié和 má fan。
②当地警察需要马戏团老板处死它,老板无(耐 奈)地答应了。临刑前,一位(戴 带)礼帽的小个子先生匆匆赶来,他(居然 果然)需要老板给他两分钟时间治很大象,并自愿立下生死文书。老板赞同后,这位先生径直进入铁笼。他(居然 果然)只用两分钟就治好了这头“疯"象。马戏团的明星伏兰特得救了!观众们____________________。小个子先生感慨地对老板说:“大象伏兰特没发疯,只不过思念故乡想回家了。它从小就在印度长大,所以我用印度语同它谈了一会儿心……“
③后来,马戏团老板细看生死文书上的签名,发现这位小个子先生竟是英国一位有名的作家和诗人——190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吉卜林先生原来,( )吉卜林从小就热爱动物,曾长期同印度象生活在一块,( )知道它们的习性,并掌握了用印度语同大象“谈话"。
1、依据第.节中的拼音写词汇。(3分)
wú yuan wú gù wēi xié má fan
( ) ( ) ( )
2、为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2分)
处直
3、在第③节的括号中加上适合的关联词汇。(1分)
原来,( )吉卜林从小就热爱动物,曾长期同印度象生活在一块,( )知道它们的习性,并掌握了用印度语同大象“谈话”。
4、联系上下文,圈出第②节括号中适合的字、词。(4分)
5、联系上下文,将第②节“__________” 处补充完整。(需要可以用上“有些……有些……还有些……”句式,写出不同观众的表现)(3分)
马戏团的明星伏兰特得救了!观众们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6、简答。(2分)
文章第②节中如此写道:他(居然 果然)只用两分钟就治好了这头“疯"象。请联系文章内容说说为何“疯”字上加引号?(不少于1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概括第②节节意。(字数低于40字)(3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海水燃烧(19分)
①在自然界中,可以燃烧的物质不少,然而你听说过海水燃烧吗?水火不相容,大家早已熟悉的自然规律,然而在自然界中确有海水失火的怪事。
②1973年的某一天,在印度东南部孟加拉湾附近的海域,忽然刮起猛烈的飓风,顿时海浪咆哮,刹那间海面上出现了奇迹:高达三四十米的浪峰上居然燃起熊熊大火,红彤彤的火焰与湛蓝的海水交相辉映,照耀着几十公里的海面。景色蔚为壮观,看到者无不瞠目结舌。
③让人感觉奇怪的是:这场海上大火从何而起?是油船失火?可是,海面上并没油船。难道海水也能自燃?不可能!那到底又是哪些原因引起的呢?
④原来这场大火的纵火者就是飓风。在海洋上形成的飓风,风速有时可高达每秒钟70米,飓风所到之处,掀起巨浪。因为飓风与海水摩擦,产生了巨大的能量,使海水分解,产生很多易燃、易爆的氢气和能助燃的氧气,所以在某一瞬间引起了氢气的燃烧和爆炸,因而在汪洋大海上,燃起了一场大火。
⑤据科学家测定,这次大火释放的能量等于200颗氢弹爆炸时产生的能量,难怪其燃烧场面是那样惊心动魄。在能源紧张的将来,假如人类能征服大自然,充分借助大自然中的风能、水中的化学能与太阳光的光能,那该多好啊!
1.“引”的最后一笔是“竖”,那样第三笔是____________________。“氧”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的字,“氧”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依据意思从文中找到适合的词汇写在后面的括号里。(2分)
形容使人感受非常深,震动非常大。( )
(2)形容受到惊吓而愣住的样子。( )
3、摘录第②节中表示时间短的词汇,依次写在横线上,并再写一个如此的词。(4分)
摘录:____________________
积累: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奇迹“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请找到具体描写海面上出现奇迹的一句话,并把它抄写在下面方格内,注意抄写的格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海水燃烧是什么原因。(低于30字)(3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第③节中一连出现了四个“?",你能联系文章内容说说如此写有哪些好处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文(40分)
提示:中国的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每年大家都要过不少具备中国传统特点的节日,如:新年、元宵、清明、端午、中秋、……在节日当中,肯定有不少见闻和民间活动。请选择其中一个节日,把这个节日里发生的一件事写下来。
需要:1、写一件跟节日有关的事情,能突出节日特征。
2、把事情的过程写具体,语言流畅、字迹了解、标点正确,字数400左右。
3、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
杨浦区小学五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期末测试题
1、1、生——身 竣——峻 遐——暇 致——至
2、(1)心 眼 口 ① ②(2)毁灭(3)长城内外 大江南北
白山黑水之间
3、唐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2、阅读
(一)1.无缘无故 威胁 麻烦
2.chǔ jìng
3.由于 所以
4.奈 戴 居然 果然
5.略
6.它原本不是一头疯象,只不过由于思念家乡而变“疯”,此处引号表示特殊的意思。
7.一个小个子先生在大象将要被处死的时候说自己能治很大象,结果他做到了。
(二)1.竖折折钩 半包围 Y
2.(1)惊心动魄 (2)瞠目结舌
3.摘录:忽然 顿时 刹那间 积累:一瞬间
4.不同一般的事,不平凡的事 高达三四十米的浪峰上居然燃气熊熊大火,红彤彤的火焰与湛蓝的海水交相辉映,照耀着几十公里的海面。
5.飓风与海水摩擦使海水分解产生能在瞬间爆炸形成大火的氢气和氧气。
6.海水燃烧是一个奇迹,如此连用问号可以发人深思,愈加引起读者的兴趣,让读者急于了解海水燃烧是什么原因,增加了文章的趣味和可读性。
3、作文
略